首頁   |   委員會   |   健康安全及環保委員會

健康安全及環保委員會

遠景、目標及優先行動項目

香港建築業物料聯會(「本會」)相信,會員公司在顧及經濟、社會及環境的考慮,以可持續的方式供應必要的建築材料,定會受到認可和重視。

業界在本港的可持續發展擔當著中心角色。礦物產品及其他建築物料的採用,均改善了自然及建造環境,為我們帶來優質生活。我們的修復工程,既提供了就業機會,也建造了新的居所。但是,我們亦有消耗資源及能源、釋放二氧化碳,為自然環境帶來影響。這當中的挑戰是在減低以上影響的同時,亦能與政府、地區團體及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,繼續回應社會需求。

可持續發展目標
目前可持續發展原則已成為了企業的主要考慮,大部分公司均願意提高透明度、提升表現和加強溝通。除了實行可持續發展措施外,企業亦會收集和匯報相關硬數據。本會對於其會員、以至對於業界追求可持續發展建築的目標,均擔當著重要角色。

例如,目前CPA大部分的工作,均體現了混凝土如何改善建築及結構的可持續性表現。香港瀝青協會及其會員亦與路政署和學術機構緊密合作,優化瀝青公路的可持續性。本會亦早已積極鼓勵各界別負責任地採購原材料,對此我們感到自豪。

優先行動項目

職業健康及安全:
會員一向視職業安全及健康(職安健)為首要考慮,採取最佳的作業模式以建立正面的安全行為文化。會員亦繼續致力提升職安健表現,透過建立、實行和維持有效的管理系統,確保其措舉至少合乎法規、行規,乃至持續改善有關表現。採取相關政策、程序、標準,以及界定責任、阻止可預防的傷亡事故,仍然是我們承諾的基礎。

1. 所需措施:
我們最終的目標是達致「零損害」。
定期與環境保護署及勞工處的高層官員舉行聯席會議,討論共同關注的議題、政策、對執法的詮釋,以及建議法例等。

可持續發展產品:
我們會繼續專注改善產品的可持續性表現,如建築物混凝土設計便能長遠減少碳排放。另外,我們亦與各合作伙伴研究以可靠方法計算瀝青公路項目的碳排放。

2. 所需措施:
透過與政府部門在相關政策及立法上合作,確保建築物及結構的可持續性評估全面而連貫,以真正達到成效,並透過不斷改進的產品和服務使可持續性更加完善。

氣候變化:
業界致力推動低碳經濟、減少廢物、改善能源效益及其他減碳措舉,減低行業對氣候變化的影響。過去十年,經環境管理系統驗證的工地比率持續上升,而行業的氣體排放量則愈趨下降。

3. 所需措施:
本會為同業知識互享提供專業平台,宣揚最佳作業模式及鼓勵相關行業訂立標準,共同達到減排目標。